1.产品技术方面的差距
我国的
包装工业过去长期处于一种生产力水平低下、主体技术不高、规模过小、游离分散生产、企业管理水平不高、国家投入不足的状况,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需要技术改造、技术创新、提高产品质量、加强现代化管理以及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。
包装行业的结构调整、技术升级、产品换代、规模效益以及布局合理、经营体制的转换等,仍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。
我国
包装
机械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,其差距主要表现在:控制技术和产品可靠性方面较差,且技术更新的速度太慢,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推广的范围太窄。整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要落后20年,现在我国
包装
机械产品中仅有5%左右能够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期的水平,还有20 %的产品仅能和国外80年代的产品相比,其余60%左右仅能达到国外70年代的水平。
我国的
包装
机械在产品的开发、性能、质量、可靠性、价格、服务等方面与进口产品在竞争中处于劣势,抵挡不了进口产品的大量涌入。在进口
设备中,一般是技术含量高或大型
设备,大都是国内不能制造或达不到使用技术要求的。如无菌
包装机大型高速饮料
灌装机、
贴标机、组合电子秤等。有的
设备国内虽然也能制造,但可靠性不好,生产出的食品质量、保质期等都不如进口
设备,如冰淇淋
包装机。
包装
机械进出口比例相差太大,以1998年为例:
包装
机械进出口总额14.8亿美元,进口总额14.4亿美元,比1997年增长21.3%,出口仅为0.45亿美元,比1997年还下降8.9%,进口为出口比例的近33倍。从1998年我国出口产品看,我国出口的大多是低档次、低附加值或劳动密集型产品,而进口产品都是大型成套
设备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。
2.产品品种方面的差距
目前国外
包装
机械产品的品种大约有2300多种,成套数量多,并且不断有新技术、新产品出现。国外的
包装
机械产品一方面向高精度、大型化发展,另一方面向
多功能方向发展。如意大利ILAPAK公司的小剂量颗粒
包装机采用
机械转鼓式计量,连续式封合并裁切,一机多工位,
包装速度可达120袋/分,其控制
系统采用微机和可编程控制器。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
包装
机械产品品种及
配套数量少,只有1300多种。缺少高精度和大型化
包装
机械产品,在钢制两片罐
成型
设备、高精度电子计量装置、高速电阻焊机、大型中空容器
成型
机械等方面仍属空白。
3.生产技术与企业管理方面的差距
目前,国外
包装
机械企业大多采用了CAD/CAM技术,数控加工中心和柔性制造
系统的应用也较广泛。发达国家
包装
机械企业的技术、生产、销售等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。而我国的
包装
机械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偏低、
设备陈旧、效率低、精度差等问题较突出,从而造成了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。
四、
包装
机械进入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
199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98
包装展(PACKEXPO98)中,美国
包装
机械制造商协会(PMMI)主席FredErler在开幕式发表的演说中,谈及
包装业进入21世纪的挑战:全球化、个人化
包装、灵活性乃为
包装
机械在进入21世纪最重要的关键因素。
1.全球化
在21世纪,会有更多的跨国
包装企业出现,全球性的超级供应商如 Nestle和Procter&Gamble要求在全球都可得到支援的
包装技术,到2008年
包装展时,可能参加展出的是新一代的全球性
包装供应商,他们应用网络可以快速对市场作出应变。在新世纪的开头数年,世界市场的制造商会要求可靠、坚固而灵活性的
包装
系统,去满足消费者日趋复杂的
包装要求。未来数年电子商务是更佳的商务方式,网络电子世界是无疆界的,不论是
包装规格、投标、设计、合约签定、操作手册等都可以自由传输。万维网这一强力科技能给全球
包装
机械的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。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核心业务,改善售后服务,缩短周转周期,从有限的资源中获得更大的收益,从而达到销售商品的目的。电子商务在
包装
机械营销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: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,建立24小时服务,得到客户反馈信息。
2.个人化
包装
在21世纪,消费者不会就今天的“便利
包装”标准而感到满足,他们要求更小巧、易读、易开、易重新闭合和储存的容器。这些新要求将在市场订立新标准,以往标准化、大量生产的容器已经不能符合要求。明天可能会进入个人化
包装的年代——一切按个人喜好特点而设计:用个人喜爱的材料、个人的尺码、个人的颜色、个人的开/闭的特色。
3.灵活性
现今世界
包装市场的一个特点,是从重型、刚性容器和简单、专用的
包装线转到专为轻盈容器和更灵活的
包装线上。到21世纪,
包装工程师将利用电子、电脑、激光、机器人和其他新科技把以往的巨型
机械转化为效用强大、快速、灵活性强的小型
包装
系统。可以相信21世纪其轻盈的
包装是由高度灵活、可处理多种
包装和尺寸的
包装
机械制造、充填和
封口的。
五.我国
包装
机械发展的对策
1.21世纪
包装
机械基础技术的发展重点
从发达国家的
包装
机械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得到启示:美、日、德、意等国家积极采用其他领域的新技术(如微电子、激光、热管、新材料等),开创
包装
机械新局面。21世纪
包装
机械基础技术的发展重点: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、热管技术、基础
配套技术、设计技术、模块化技术、制造技术。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微机应用可提高
包装
自动化程度及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;热管技术可提高
包装
机械的
封口质量;基础
配套技术中
配套的电子元件、专用泵、阀产品、
传感器、电机及电器控制元件,开发各种在线或离线的
检测
设备;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和CAD/CAM技术,可以提高
包装
机械在材料选择、加工装备与工艺技术的水平。
2.坚持技术创新,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开拓新品种
加入企业集团后,企业将逐步成为产业技术开发和投入的主体。如美国的
包装
机械产业与材料产业结合,自然获得了强大的资本后盾。而
包装
机械常常与
包装材料一起进行
系统化的销售,从而保证其产品技术领先的地位。我国也可以尝试借鉴他们的成功建立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,采用产、学、研相结合的方式,积极创造条件,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合的经验。国外
包装
机械的成功经验表明: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资占销售额的1%,企业难以生存,占2%可勉强维持,占5%才有竞争力,而我国的
包装
机械企业平均水平不足1%。因此,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,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,仅靠扩大投资、扩大规模的粗放经营已被淘汰,要多渠道、多层次的增加科研经费,积极引进人才,开发出产销对路的高新技术产品。
3.调整出口产品结构,开拓国际市场
我国应该立足接受国外技术,洋为中用,开发出“新、奇、特”的
包装
设备,开拓国际市场。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,竞争呈现出高速度、高
强度、全方位的新特点,实施电子商务是
包装
机械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必然趋势。
4.增加智力投入、加强科研队伍建设
经济竞争的关键是技术竞争,技术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,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,必须重视培养和用好
包装
机械的技术人才,做到人尽其才。
包装
机械产品中的大部分生产线都是技术密集性产品,它是集机、光、电、磁、声、化、生、美为一体的高技术、高智能的产品,发展速度快、更新速度快。因此,有远见的领导和企业家要切实地从政策上与物质上支持
包装
机械的教育、科研、设计部门,使它们走在
包装
机械生产的前面,而不是滞后于生产需求。科研体制与机制改革,将使
包装
机械的工作与产品开发和生产更密切地结合,它们或者联合生产产品,或者组成科技企业、企业集团,或者与生产企业形成合体。总之,
包装
机械科研单位要向经济实体方向转变。例如,株洲工学院与广东中山
包装集团共同成立的广东中山
包装分院,就是产、学、研相结合的典范,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,值得推广。
发展
包装
机械行业。既要有一大批学术带头人,专家队伍,也需要一批高级有管理技术人才,既懂经营、善于管理、有开拓精神懂得企业家队伍。在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,也要有计划、全面
系统地提高行业职工的整体素质。